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吴蓉 感受名画魅力,品味古都风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代入式教材解读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21-04-26 09:07:12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

吴蓉

(广州市花都区花城街卢永根纪念小学  广东广州  510800)

作者简介:吴蓉1973--)江西宜春人,广州市花都区花城街卢永根纪念小学教师中级职称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在中华5000年光辉灿烂的艺术瑰宝中,《清明上河图》无疑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宫廷画家张择端所作的北宋风俗画。画中以写实的手法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现开封)清明时节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北宋是中国古代文化经济最为繁荣的一段历史时期。《清明上河图》画面细节刻画真实,时代气息浓厚,被誉为宋代社会的小百科全书,属国宝级文物。《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古代十大名画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作品,四次辗转为宫中收藏又遗落民间,现在完整地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至今有八九百年的历史,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一副名扬中外的画》是腾明道创作的一篇介绍《清明上河图》的说明文。全文分为三个部分,以总分总的结构进行介绍,条理非常清楚。第一自然段总体介绍了画作的年代,作者画面内容,目前保存地等情况,短短的几句话,所含信息量却很大,给学生下一步开展探究性学习提供了方向。第二至四自然段重点描述了画上的人物众多,街市热闹和桥北头一处有意思的情景,第五自然段则概括写出画作的历史意义。

这幅画为什么会名扬中外呢?画上画了哪些内容?有着怎样的艺术魅力?为何能在中国绘画艺术史上独树一帜,熠熠生辉?我带着无限神往的好奇心走进课文。通过品读课文,我从以下文字中找到了答案:“光是画上人物,就有好几百个:有从乡下来的农民,有撑船的船工,有做各种买卖的生意人,有留着长胡子的道士,游走江湖的医生,有摆小摊的摊贩,有官吏和读书人…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中国画往往以山水田园、花鸟虫鱼为主,恬静高雅。而《清明上河图》画的是芸芸众生,三教九流,无所不包,可见画家独特的审美眼光和深刻的社会洞察能力。“走在街上的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这是作者描绘的街上热闹的场景。人物很小却画得清清楚楚,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可见画家下了不少功夫,画技确实高超。特别是桥北头最有意思的情景,描画具体入微,充满戏剧性的情节冲突。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再现了活灵活现,细腻入微,生动传神的画面。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根。”语文要素是“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为落实这一目标更要进行单元整体性教学,可以遵循“感知——理解——运用”这一思路。学习《纸的发明》重点要培养学生概括自然段段意的能力,让学生初步感知每个自然段是围绕一个意思来写的;而教学《赵州桥》则要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是如何围绕“雄伟和美观”来写清楚的,从而认识总分结构段落;到教学课文《一副名扬中外的画》时,可以让学生寻找哪几个段落是总分结构?作者又是如何写清楚的?我认为可以从课题入手,抓住“名扬中外”这个题眼。通过读课文可引导学生找到关键词人物众多,街市热闹,情景传神。作者又是怎样把这些内容介绍清楚呢?可以通过抓关键词和关键语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500多个、360行,不到一寸,黄豆大小,传神”等词语和课文中几个排比句式“有…有…有…;有的…有的…有的…”。“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的语文要素,是本册第一单元的重要目标。在这一课中,要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中的人物、场景,让画面中的各色人物、热闹场景在学生眼中、心中复活,充分感受画面的生动,文字介绍的清晰简洁,感受《清明上河图》的艺术魅力和价值。要将民族文化的灿烂,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等文化元素带到学生面前,增强学生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略读课文尤其关注学生如何运用学习本单元已习得的方法,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一段话。本课的第三和第四自然段分别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热闹的街市以及桥北头有意思的情景,落实这一语文要素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做解说员重点选择这两小节结合图画进行解说。教材所配的两幅插图分别是《清明上河图》画作中桥上和桥下的两个场景。桥上挤满了来往的行人。他们或挑担,或骑马,或抬轿,形态各异。桥两岸店铺林立,桥下船只上也站满了人,更加形象直观的表现画作的人物众多,集市热闹,情景传神。让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围绕主要意思介绍清楚,寓教于乐。

《清明上河图》只是一幅画,却使我们看到了800年前的古都风貌,看到了北宋时期经济文化繁华的盛景,看到了当时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这不仅是画面,还是文字,也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断流的文明,从这一课的解读中,我深深感到作为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我们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延续中华文脉,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693891972   107161735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