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何艳妮 当代大学生就业困境带来的反思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21-05-12 07:10:42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

何艳妮
(延安大学 文学院  陕西延安  716000)
摘 要: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社会发展变化带来了新挑战、新情况、新问题和新压力,“公务员热”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受到广泛关注。造成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是就业形势严峻、个体综合能力欠缺、传统观念影响严重、缺乏科学的就业指导等一系列因素。当代大学生要走出“就业难”的困境,需个人、学校、社会形成合力,共同探寻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新路径,进而培养与现代经济发展社会相适应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困境
项目来源:延安大学2019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作者简介:何艳妮,延安大学文学院秘书学2016级学生。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多渠道就业创业。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是新时代的中流砥柱,他们不仅承载着家庭的希望,也是推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提高综合国力的活力之源。在我国大学生整体规模持续扩张、就业压力日渐增大的态势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为学界和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公务员热”背景下大学生就业现状
自1994年6月7日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制度正式实行之后,公务员一直是很多人的职业首选,社会上甚至出现了这样的说法——“在父母眼中,只有公务员、医生、教师是职业”,毋庸置疑,公务员职位具备的稳定特征受到了多数人的青睐。而在公务员的报考上,也出现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据统计,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人数已经从2001年的3万多人上升到143万多人,且国家公务员考试人数已经连续几年报考人数超过100万。虽然报考人数与实际参考人数有所差距,但“公务员热”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目前,大学生就业现状主要体现为大学生就业难,创业更难;大多数毕业生选择缓就业,等待时机成熟;少部分大学生拒绝就业,“坐吃山空”。随着大学生毕业人数的逐年增加,社会上岗位所需的总数与岗位应聘人数不成正比,大学生毕业人数与就业岗位总数的呈现出失衡状态,大学生毕业人数超出就业岗位总数,于此同时,“人职不配”的现象严重,多数大学生就业岗位与自身专业差距明显。当前普遍存在“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的状态,使至出现一批“啃老族”,成年了还要依赖父母。
二、当代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原因分析
“公务员热”的产生并不是空穴来风,也并不是独立的社会现象,其产生有着充分的主观因素和主客观依据,不仅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观,也反映着当下劳动力市场环境以及政府治理能力。
1.个人的择业观和综合能力是主要原因
一方面,传统观念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就业观。在传统儒家文化和“官本位”思想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竞相追逐,想要成为“体制内”一员。部分大学生对当代择业、就业的认识依旧停留在传统的观念上,认为只要考上公务员,个人的物质需求和社会需求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满足。在择业过程中,部分大学生并非积极主动参与就业洽谈会,而是被动等待用人单位上门或等待学校推荐。此外,受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家庭收入低的大学生有较强的压迫感,为减少家庭经济负担会较早制订明确的职业规划,在毕业后选择直接工作。
另一方面,大学生综合能力欠缺导致不能满足人才市场需求。英文论坛的一份调查显示,在“稳定的工作和较高的社会地位”“高薪和自我发展的机会”“就业压力大”以及“公平和公开竞争的考试系统”中79%的人都选择了稳定的工作和较高的社会地位。[1]在这激烈的竞争之中,要想跻身于就业市场且脱颖而出就要凭借出众的综合能力。然而,多数大学生注重学习专业知识而忽视其他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如组织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等,注重理论学习而忽略实践锻炼,最终导致学而不用,甚至学而无用。如此一来,自然无法满足现代人才市场对专业化、综合性、应用型的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2.学校的人才培养和输出是关键因素
一方面,高校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与人才市场需求不相吻合。部分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具有较强的学科性,忽视了人才市场的需求。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注重理论知识的传输,忽视理论知识向实践运用的转化,导致培养的人才更多地是会“纸上谈兵”,由此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效果就大打折扣。
另一方面,多数高校就业指导缺乏专业性。目前大部分的学校都设置有专门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但普遍都存在着专业型人员不足,缺乏系统指导大学生就业的能力,缺少“精准”指导、科学指导,导致大学生在毕业时面临就业“迷茫”。部分高校会联合举办就业洽谈会、发布就业信息等,但就最终效果而言,对毕业生大的帮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招聘信息与所学专业的匹配性、洽谈会形式单一等问题。
3.社会保障体系和宣传导向是重要因素
首先,我国现有的社保体系不健全,诸多用人单位都没有“五险一金”等保障,此外部分国有企业,如建筑、铁路、城建等领域,在招聘时往往限制男性,这就导致女性的就业选择越来越少,如用人单位会因女性面临结婚、孕育等人生大事而放弃“合适人选”。目前,虽然政府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制度,但绝大多数的民营企业对于职工的保障没有落实到位,就业市场上缺乏优质职位的供给。
其次,社会舆论对大学生择业产生重要价值导向。互联网背景下,大众传媒对个体的影响不断放大,大学生的择业观在无形中受到各种自媒体推送的影响,形成就业观功利化,就业标准物质化的就业倾向。媒体对公务员的稳定性以及薪酬等过度夸张,但这些未得到官方来源的数据无形中增加了大学生对公务员的期望值。甚至导致学生就业过程中过于向“钱”看,唯利是图。
再者,社会组织为缓减就业形势未尽应有责任。社会组织在发展过程中更多关注的是组织事业的蓬勃发展,亦或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而忽略社会效益。如今,缓减大学生就业并非国家或个人亟待解决的问题,更是社会组织应有的社会责任与担当。然而,知名的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并未助力,甚至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三、当代大学生走出就业困境的路径探索
面对当代大学生“就业难、难就业”的困境和“公务员热”的追风热潮,寻找一条走出就业困境的行之有效的路径就显得尤为重要。
1.转变就业观念,提升个人能力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恰当地确定择业目标,对大学生顺利走向社会,服务社会,实现自身的价值是非常重要。面对日趋复杂是社会形势,当代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设立正确的职业规划,认清自己的发展需求和目标,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甚至能力程度,选择与自身能力和素质相匹配的职业,选择多渠道灵活就业。[2]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兢兢业业,以求真务实的心态努力,在工作中逐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专业知识技能是当代大学生就业的“敲门砖”,也是成功就业的前提和基础。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要以自身专业知识水平为基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个人的就业素质水平。[3]大学生应顺势调整择业期望值,主动收集需求的信息和了解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分析自身条件和社会要求的差距,夯实专业基础知识,主动锻炼自身综合能力,进而逐步完善自己。
2.给予科学就业指导,搭建就业平台
为使满足学生就业需求不相脱节,学校应该提供科学的指导,如各高校可采取个别咨询、团体咨询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需求及情况,有针对性的给予不同的大学生不同的建议,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又如,在大数据背景下各高校应适当采取网络技术手段开展指导工作,通过网络与企业联合起来组织线上招聘活动,拓宽就业渠道,提供更丰富的就业信息,有利于解决大学生就业困境,使其顺利就业。[4]此外,校企联合建设见习实习基地,给大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平台,使其积累社会工作经验,真正意义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在实践中转变自己的就业观择业观,提高当代大学生创业创新意识。
3.提供创业政策支持,勇担社会责任
从社会层面来看,政府需要落实高效毕业生就业帮扶政策,通过提供“就业机会提供”和“就业资源补偿”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就业机会提供即政府为既定目标群体,高校毕业生大学生创造合适的岗位,给予其就业机会。就业资源补偿,即政府为“困难就业生”群体提供“一对一”就业帮扶以及经费资助,通过各种就业岗位补助、福利政策来调动其就业热情,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积极主动性,以此来解决大学生就业困境。除此外,对于毕业后进行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政府必要时应适当提供资金支持、后续指导和帮扶。
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追求企业的社会价值最大化,为就业难、难就业的大学生提供与其所学专业所匹配的岗位。企业应该与高校联合起来,为大学生举办高质量、高精准的招聘会,让高校大学生在毕业后可以有多方面选择,有机会多渠道就业。在就业后,企业应当为入职的大学生开设培训课程,使其在培训中提高其业务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妥善处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4.积极宣传引导,树立正确择业观
在新媒体时代,媒体舆论应发挥自己应有的价值,积极宣传和正面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如导大学生树立能上能下的就业理念,勇于担责,勇于创新,勇于实干,积极拓宽个人的就业渠道;引导其树立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甚至跨国界的全方位的就业思想,而非拘泥于本乡田地;引导其树立先就业再择业、流动就业的思想,打破一步到位、从一而终的就业观。
总之,随着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的数量的增多,受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影响,当代大学生就业压力在不断增大,就业形势愈发严峻,这对当代大学生、高校、社会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方需正确认识就业形势,关注就业动态,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合力寻求更多就业途径以助力于社会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

参考文献:
[1]王绪权、喻怡.公务员热的冷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1-12
[2]丁锋.新形势下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7-09
[3]杨瑷宁.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及路径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1(2)
[4]郎婕.大学生就业指导发展的对策思考[J].大众化标准,2021-01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693891972   107161735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