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照平
中共嘉善县委党校,浙江 嘉善 314100
摘要: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这一指导思想为我国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明确了方向。近年来嘉善“窑文化”在传承与发展中获得了明显成效,也面临一些困境问题。这就需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结合问题和机遇,探索推动地方文化创造性实践路径,加强顶层设计、摸清资源家底、立足人民需求、赋予现代表达,真正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
关键词:窑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D21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是我们党推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部署。千年瓦都干窑镇,保留至今的沈家窑被称为“活遗址窑墩”,是浙江省难得的“双非遗”。由此衍生的窑文化不仅成为了干窑最富有特色的民间传统文化,也成为了长三角地区反映江南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研究窑文化的守正与创新,不仅是对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也是进一步落实传统与现代文化相融通,提升江南文化、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的有益探索。
1 背景与现状:窑文化的发展历史及传承的基本情况
1.1 嘉善窑文化的源起和发展
1.1.1 嘉善窑业的兴起和发展
窑文化的发源地干窑镇位于嘉善县域西北6公里,其窑业历史悠久,早在唐朝就已从事砖瓦业生产,明清时期窑业兴盛,是嘉善乃至江南一带砖瓦业的发祥地。在康熙《嘉善县志》(1677年)有载该地因“民多业陶,贸易随之兴盛,渐成市镇,名‘干家窑镇’”。早在清光绪年间,干窑砖瓦就大量运往上海。直到全国解放,嘉善仍是供应上海砖瓦的主要产地,平瓦还远销华北、东北、西北各地。现位于干窑村治本乌桥头135号的治本园林古建筑材料厂的沈家窑,以烧制“敲之有声,断之无孔”的京砖闻名,是一座有着200多年历史的“双子窑墩”。
1.1.2 嘉善窑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以干窑为代表的砖瓦业带动了一方经济,其孕育的“窑文化”在嘉善文化发展过程中也成为了重要内容。特别是被誉为“活遗址窑墩”的沈家窑于2005年5月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京砖”烧制技艺又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又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十大新发现。2011年,“京砖”烧制技艺项目保护传承单位——和合窑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2018年,京砖烧制技艺入选第一批浙江省传统工艺振兴目录。2019年,干窑镇入选浙江省非遗主题小镇。2020年,沈家窑成为“建党百年砖”烧制单位;2021年,其烧制的3942块青、红砖被嵌入了嘉兴百年火车站外墙。
1.2 嘉善窑文化研究取得的成效
1.2.1 “窑文化”的历史考证达成共识
对于窑文化的历史缘起、认定、发展,在之前是有不同的说法的,在不同年代版本的《嘉善县志》中对嘉善窑业记载也反映出这个情况。比如“干窑”地名的来历,就至少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由“千家窑”得来,在贞德《嘉善县志》中出现,之后的万历、嘉庆《嘉善县志》也都引用其说法;一说是来自“干家窑”,清光绪《嘉善县志》记载“晋人干宝(《搜神记》作者之三十一世)若干子孙在此业陶烧窑”。现经专家学者对窑文化的考证,以详实的史料证据应证了第二种说法。其他还包括窑业的兴起时间等。
1.2.2 “窑文化”的保护传承得到重视
2008年开始,干窑镇开始以窑文化为主题组织窑文化遗产展、窑文化图片展、京砖现场制作以及窑文化研讨会等系列活动。之后建立了镇级的窑业文化研究保护组织,注册了“千窑瓦都”商标,全面开展了窑文化的挖掘整理、宣传保护与开发工作。2009年干窑中学成为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窑文化传承基地,2013年《不熄的窑火》校本课程被评为浙江省精品校本课程。
1.2.3 “窑文化”的发展路径基本形成
近年来,干窑依托丰富厚重的历史文化优势,围绕文化建设和产业发展,建成江南窑文化博物馆,修复废弃窑墩遗址,打造“不熄的窑火”名师工作室,义和升南北货制作技艺非遗体验点,陈斌峰名师工作室等重点文旅项目,使“不熄的窑火”文化品牌得到大众认可。以沈家窑为IP,进一步打造“窑文化”文化旅游品牌,通过文创产品开发、校企合作等方式,推出了书法砖、绘画砖、客定刻字京砖等产品。2022年沈家窑的京砖刻字砖成功入选了第三批浙江省优秀非遗旅游商品名单。
2 挑战与机遇:当前窑文化在传承发展中面临的困境
2.1 特色定位尚不清晰
中国从公元前3000年就有烧制陶器的穴窑,全国各地散落非常多的著名窑址。仅浙江就有瓯窑、余杭窑、婺州窑、龙泉窑等。作为干窑的窑文化核心沈家窑,在众多窑业和文化传承中,是否具有辨识度,这是一直以来困扰当地政府的关键问题。目前,当地所推动的传承手段与其他窑文化的同质化严重,都以“千年窑火 生生不息”作为主题,打造窑文化史料馆,展示其制作流程。而其中干窑京砖的制作流程往往还不如其他一些窑业来得具有特色,比如耀州的倒流壶等。如何基于地方窑特色进行定位,做强特色进而形成文化标识,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2.2 人才队伍力量不足
一是缺少架构完备的专业性研究组织。十多年前嘉善文化界人士曾发起成立了窑文化研究会,但成立后没有定期开展活动,组织架构松散,导致最终无疾而终,到现在也仍缺少一个专业性组织。二是京砖烧制技艺的传承人才青黄不接。目前从事京砖烧制的窑工大多已五六十岁,仅剩 30 多名,且数量逐年减少。由于艰苦的劳作方式与恶劣的工作环境,几乎没有年轻人愿意选择这一职业,传统制窑业面临后继乏人的尴尬境地。
2.3 部门支撑作用不够
窑文化的发源地是在干窑,但它同时也是嘉善的文化标识。所以,要开展窑文化的研究不能仅倚靠镇一级力量,需要全县甚至更高层级力量进行支撑。但目前在县一级各部门来讲仍存在一些壁垒。如,在进行窑文化研究过程中,嘉善曾邀请高校学术团队对史料内容进行挖掘补充,需县档案部门提供民国时期的《嘉善日报》出具更详实依据。但由于对史料使用的相关规定,未曾给到相应的素材,使史料收集和编纂中的某些环节内容就缺失了,对后期研究造成了一定困扰。
2.4 保障举措尚不匹配
一是经费的保障不到位。据了解,对于这样一个具有标识性的“双非遗”项目并没有落实专项资金,项目开展也主要以镇一级的力量在给予支撑,无法推动更广泛研究战线的形成。比如要推动民间实物的藏品的收集等,就非常困难。二是人才保障有缺口。之前对于干窑的文化记载,大部分来自于采访口口相传的老窑工,根据其描述进行留存。窑工们的描述凭借经验,但是至于为什么这么做,都需要科学采证,即所谓“人证”“物证”“理证”齐备。目前各方面的人才保障缺口非常大。
3 任务与路径:推动地方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加强顶层设计,拔高站位,形成推进地方文化传承发展的大格局
3.1.1 要有项目专班
在县级层面设立有县领导牵头、各相关文化部门负责人及镇一级相关领导在内的项目专班组,作为议事决策机构。下设各项目推进小组,分别认领窑文化博物馆、窑文化文创、窑文化节、窑文化研学等子项目,围绕重大项目,推动重点文化项目的落地落细落小。
3.1.2 要有配套政策
在频繁落地的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的相关文件通知中,梳理出指导性意见,集结形成一揽子政策,建议由文化部门的工作人员前置进行。特别是落实专项配套资金政策。项目专班要负责好资金筹措渠道和使用监督,做到精准化使用。例如对于传承人的保护,政府可通过制定对传承人的生活补助政策,落实专项保护资金,使保护、传承计划在扶持资金上得到保证。
3.1.3 要有制度落实
项目专班的议事制度、政策的推动落实制度、资金的筹措使用制度等,都需要建立并逐步完善。其他如建立京砖烧制业传承机制,吸引对京砖烧制技艺感兴趣的青年人,通过培训使烧制技艺传承下去;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藏文物普查建档制度,支持开展史料研究等。
3.2 广泛开展调查,做好深挖,摸清地方文化在发展脉络中的资源家底
3.2.1 成立窑文化研究会
窑文化研究会的成员层次至少要包括这样几个:有当地的以活跃在文化界的文化人士为主的窑文化研究者和爱好者,有包括高校学术专家在内的学术研究团队。邀请专家主要是学术上的领衔,但具体落实的应该是本地专家队伍,这样在专业性和扎实性方面可以互补。特别是要把老窑工吸收进入研究会,这是我们开展地方文化资源挖掘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另外也可适当吸收民间收藏家。研究会成立后需要有专门的议事机构和专项的资金支持,保障其长效运行发挥作用。
3.2.2 加强对重点项目的攻坚
要以项目为抓手,开展阶段攻坚,形成成果。如加强对明清时期金砖烧制工艺等方面的研究,有利于更加深入揭示金砖烧制对明清宫城研究的意义,提升文化品牌影响力;对干窑窑业相关文物,包含在干窑窑业发展过程中保存下来实物的研究可以见证干窑窑业的兴衰史;对与周边其他地区的在砖瓦尤其是京砖制造上的对比和差异专项研究可以进一步阐明干窑京砖的特色等。
3.2.3 参与城市变迁项目的前置介入
建议在相关项目的迁建中要有文保考察的前置考量。如2020年苏州市在对相城高新区元和塘两侧老街商住项目地块进行迁建时,就联合南京大学组织了当地考古勘探队进行了前置性考古调查、勘探,并发现了陆慕元和塘古窑遗址。
3.3 立足人民需求,审时度势,赋予地方文化新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方式
3.3.1 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
各类文化单位机构、各级文化阵地平台,都要担负起守护、传播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职责,发挥好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群艺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在传承发展中的作用。各类企业和社会组织要积极参与文化资源的开发、保护与利用,重点挖掘和培育一批具有发展活力、动力、市场潜力的文创主体。
3.3.2 不断拓展地方文化内涵
窑文化的内涵拓展,不应该只停留在对过去历史的刻画再现,可以发散和拓展的包括砖瓦烧制技艺、窑业相关文物、窑文化民俗辑录、民间故事传说、当代共富路上的窑业、窑文化发展等丰富内容。例如“砂锅鸭汤馄饨”就是发源于窑工又有口皆碑的当地饮食特色。
3.3.3 善于采用多元文化表达
只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才有助于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走入群众的生活中。建议在沈家窑附近打造窑文化博物馆,融合历史和现代元素,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演绎。一方面展示烧制嘉善京砖所需30 多道工序,见证一块金砖由土到金的修炼过程,重现六百多年前金砖进京之旅;一方面通过互动区域、流动展示馆、休闲区域等,让群众沉浸式参与融入到窑文化的体验中。
3.3.4 合理用好各类技术支撑
一是智能技术支撑。利用大数据、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把窑文化的推广展示在线上线下交互进行,在“沈家窑”的互动设计中增加VR项目,在博物馆的展示中结合电子演示,突破平面视听方式,采用更加立体化的手段,多维调动感官体验。二是学理技术支撑。扎实开展对地方文化的学理研究,是推动其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前提。理论工作者要利用好当前的科技手段更多深入古典文献中、深入历史史实中,扎实开展学理研究,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3.4 整合长三角资源,拓宽路径,推动地方文化走向更为广阔的舞台
3.4.1 在交流展示中面向长三角
一方面可以利用长三角的资源举办一系列的赛事、活动,拓宽窑文化的展示交流面,如举办窑文化相关主题的摄影大赛、诗歌会、舞蹈节等,扩大知晓面,留下文化作品多角度进行宣传。一方面可以在研学旅游上做文章。如建成窑文化的研学基地,与青吴嘉的教育部门进行合作,利用交通的便利性经常性开展学生的研学活动,使优秀的地方文化在长三角地区的孩子心中种下种子,孩子和家长口耳相传,也能带动更多的人群关注窑文化。
3.4.2 在示范发展中助力长三角
文脉传承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向来是互为作用的。窑文化的传承发展,不仅给嘉善增加了一张金名片,带来招商引资等优势,同时也可进一步丰富江南文化内涵,使其作为一个文化整体进行规划发展,在从地理空间嬗变为文化空间,构建全国最具实力的文化发展共同体,为长三角引领发展并逐步参与国际竞争提供广泛、持久、深厚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嘉善县志编撰委员会编.《嘉善县志》[M].上海三联书店,1995.
[2] 朱晓芳、叶雯怡.窑火不熄 传承不灭——基于嘉善京砖烧制技艺现状的思考[J]中国民族博览,2003(4).
[3] 繁轲.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运用与路径探析[J].理论学刊,2018.280
[4] 黄钊、刘社欣.“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方略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03).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微 信:13032989651
编辑部投稿Q Q:693891972 10716173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