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曾 莉 程颢“仁”思想与宋画关系研究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23-12-13 09:40:17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

曾 莉
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2

摘要:北宋理学家程颢对自孔子以来的“仁”思想有重大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三层理解,即以知觉言仁,以一体言仁,以生意言仁。程颢“仁”的思想在宋画中均有所体现、且影响颇深。宋画的成就与宋朝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息息相关。宋朝画家对自然社会万象有知觉,精神上与万物一体,笔端的作品因精神上知觉万物并与之成一整体,笔墨线条间,无论山川人物花鸟草虫均充满生机。
关键词:程颢;仁;宋画;知觉;一体;生意
中图分类号:D21


宋朝重文轻武,文人活跃,文人涉足画事者相对前朝大为增加。文人所接受的儒家思想也影响到绘事,尤其是入宋以来注入新内容的儒家理学思想。理学家程颢的“仁”思想对宋画颇有影响。
程颢对自孔子以来的“仁”思想有重大发展。孔子的“仁”含义颇多,比较重要的含义是“爱人”,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到孟子,则更进一步把“仁”阐释为“亲亲”“事亲”。汉代董仲舒、唐代韩愈及宋朝周敦颐和张载均对“仁”有所阐发。但把“仁”阐述得比较透彻的是程颢。程颢《识仁篇》中全面阐述了其对“仁”的理解。陈来综合程颢有关“仁”的论述,认为程颢“‘仁’的主要思想有三:以一体论仁;以知觉论仁;以生意论仁”。[1]以下就从这三个方面谈谈程颢“仁”思想在宋画中的体现。
1 “以知觉论仁”在宋画中的体现
程颢认为“医家四体不仁,最能体仁之名也”,[2]具体而言则是“医书以手足痿痹为不仁,此言最善名状”。[2]用医学上的手足麻痹无感来作譬喻。手足有无感觉是生理上是否知痛痒,不过在程颢的“仁”思想里,是指内心心理上的感受,是“仁作为境界的感受形式”。[1]把万物作为自己的一部分来体验感受。
画家对人世万物有知觉,便是程颢所言的“仁”。这种知觉是对万物有“一种大心同体的内在感受和体验”,[1]即视万物为己之部分,对其在心理上有触动,与自然相融。这种知觉是灵敏的,能敏锐的捕捉到万物的细微变化,感受到万物瞬间与永恒中所蕴含的情感与哲理。
“仁”的知觉,在宋朝画家身上多有体现。山水画家郭熙眼中“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3]知觉四时之山如四时之人般各具不同思绪与状态。北宋考中进士的山水画家李成“性爱山水”[4]对“山林泉石,岩栖谷隐。层峦叠幛,嵌欹崒嵂”生而好之。[5]李成“胸中有云梦”,以此感知自然,故有“生而好之”之说。范宽悟出作画“吾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物也。吾与其师于物者,未若师诸心”。[6]“师诸心”即心理有知觉。绘事起于临摹、写生,这些均是外相,最终需归于“己心”。有此知觉之心,方可超越前人与物象。
擅长画马的李公麟喜观察马。经过开封城中的国家养马场时,“必终日纵观”,[6]心无旁骛,神与马游。据说他观马时甚至没空与别人说话。其实是那时根本听不到别人说话。此际不仅眼中有马,更是心中有马,精神上有马,与马为一,对马充满知觉。
择居室必为“山水明秀处”[7]的米芾呼石为“石丈”。其知无为军时,着正装、执笏拜州府的奇石,认为石头当得起自己的拜礼。因是罢官而不以为意。[8]石是自然之一物,米芾视之为己之一体同一的存在。
文同对竹的知觉与米芾对石的知觉相似。文同在洋州为官时,在满是翠竹的筼筜谷筑亭,与竹“朝夕游处”,[6]“朝与竹乎为游,暮与竹乎为朋,饮食乎竹间,偃息乎竹阴”。[9]文同与竹为友,视竹为侣,身与竹化,觉知竹之生、竹之态、竹之欣、竹之声。
程颢说若无知觉,也就是没有“仁”,就“如手足之不仁,气已不贯,皆不属己”。[2]若对世间万物能有知觉,便气贯一体,与物为一,也就充满了“仁”。就宋画家而言,其画作也充溢着“仁”的知觉。宋朝山水第一的李成笔下之景“精通造化,笔尽意在”,“林木稠薄,泉流深浅,如就真景”,[4]刘道醇说李成“古无其人”。[4]对石头下拜的米芾创造米点云山,用淡墨落纸写出“诗无声”。与马合一的李公麟画出了肉骨皆具的《五马图》。十八岁的王希孟画作《千里江山图》充满对山川自然的感悟。曾“游学于京师”(《清明上河图》张著跋文)有儒学家庭背景的张择端,其风俗长卷《清明上河图》对汴京市井烟火充满觉知。没有程颢所说的“仁”之知觉,画家们的笔下不会如此灵动。
宋朝画家“仁”的知觉是“在实体外看到对世界赋予生命的无形真髓”[10]感受到己与物均归属于这“无形的真髓”,在精神上相融为一,气脉贯通。
2 “以一体言仁”在宋画中的体现
程颢《识仁篇》开篇即说“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2]画家从自己的内在知觉出发,“不须防检,不须穷索”,[2]自然而然体认其与世间万物本来一体之真谛。画家书写的世界,表面看仅是画幅中之有限景致,其实“咫尺千里,指下万趣”。作为自然的人本是自然之一部分。画家“与物无对”,则“天地之用皆我之用”。[2]画者打破物我之界,消除固有的二元对立,以“一体”观观照自身与万物。
画家与万物“无人我之界”,[11]成为整体。李成眼中自然“蟠于胸中”,进而“殆与物忘”[5],浑然与物同体,笔下景致 “一皆吐其胸中”。[6]南宋赵希鹄在李成画作前“凝坐观之,云烟忽生;澄江万里,神变万状”,[7]仿若置万壑千岩。元朝胡助见李成《江山风雨图》,感受到“九天风雨来,千峰云雾里”。范宽“卜居于终南、太华处岩隈林麓之间”[6]与山川同体,下笔“默与神遇”[6],“写山真骨”,[4]画中“动有千里之远”。[7]观者“恍然如行山阴道中,虽盛暑中,凜凜然使人急欲挟纩也”。[6]南宋冯时行赞叹范宽画出了山之魂。
李公麟“神与万物交”、[12]“神交穷杳冥”(南宋楼钥语),南宋张九成赞叹其画作“几与造化争衡”。李公麟画马独步当时,其胸中有千驷,但亦“空万马”,不执着于这匹马或那匹马,而与众马同一。画竹大家文与可“胸中有渭川千亩”[6]下笔“忽乎忘笔之在手,与纸之在前,勃然而兴,而修竹森然”,[9]人、竹、笔、墨、纸合而为一,笔下竹合于天造。其《墨竹图》可窥一斑。
程颢认为“人与天地一物也”,[2]“天地之间,非独人为至灵,自家心便是草木鸟兽之心也”。[2]与天地一体的画家,自家心便是天地心,天地心亦是自家心,便可“对景造意”[4]不必孜孜以求形似。苏轼画墨竹,从地起到顶。米芾问其故,苏轼答“竹生时何尝逐节生!”[13]苏轼还曾画朱竹,为时人不解。苏轼说大家画的竹都是墨竹,但竹并不长成黑色,故画红色之竹亦未尝不可。正如黄庭坚所言,苏轼画的是竹之真,画出的是竹的精髓,是与人精神相通的竹,与人一体的竹。故竹之颜色与竹之形态并非定要恪守成规。
3 “生意为仁”在宋画中的体现
“仁”也体现为“生”“生意”“生机”。程颢言“万物之生意最可观,此元者善之长也,斯所谓仁也”。[2]举出切脉与观看小动物为例加以说明。他说“切脉最可体仁”,[2]又说“观鸡雏”也可体仁。[2]跳动的脉博显示着人体勃勃的生命力,鸡雏亦充满生的力量。脉博和小鸡都体现着活泼泼的“生意”。
程颢窗前杂草茂盛,有人劝他拔掉,他却不同意,因为“欲常见造物生意”。他也喜欢养小鱼,时时驻足观看,人问其故,则曰:“欲观万物自得意”。[14]程颢能从杂草小鱼身上感受到无尽的“生意”。《易经》说“天地大德曰生”,“生机”“生意”在古老中国的传统中一直倍受重视。蒋维乔和杨大膺认为理学由《易经》《中庸》里“生生不易,化育万物”思想而建立了唯生的宇宙观,进而建立了唯生的人生观。新儒学大家牟宗三先生指出“中国人从‘生’字这个地方说存在”。[15]程颢正是这“生”之传统的传承者,在他的“仁”思想里,认为宇宙以生为意义,故“人和宇宙一般,也应以生为意义”。[16]
程颢有关“生”的思想在宋画也有所显现。这是生的宇宙观人生观的体现。这“生”是积极的,是“动”的。而这“动”早在谢赫“六法”的“气韵生动”中便有所论及。在平面的画中处处有“动”,有生之意趣。黄庭坚说苏轼的画“水活石润”,虽是墨戏,却画出了水石“活”的“生意”。南宋楼钥感叹王诜《湘乡小景》“皆有生意”。明朝宋濂大赞李公麟画马“天机流动”。据说追随者丁唏韩、赵景升画马得其形似,但总有所不及,原因即是他们作品中少却了李公麟画作中所蕴的生之力量。陆游在南京定林寺游玩,见到多年前李公麟在墙壁上画的王安石像“生气逼人”。
宋徽宗的作品“生意”满幅,南宋人袁桷说徽宗仅凭画中一枝花树,便让观者感受到江南春意。元人吴澄见赞叹徽宗《二鹊图》“笔意如生”。被元人汤垕称作“奇物”的宋徽宗《梦游化城图》,让人顿生“神游八极之想”[17]。徽宗不仅自己画中物象具“生机”“生意”,也以帝王、画院领导者管理者和画学教师的身份,倡导宋朝画坛对“生意”“生机”的领悟、表现与追寻。
徽宗时画院侍诏苏汉臣画中浸透着旺盛又清朗生命力的孩子,正体现了这被赞赏的“生”。其《秋庭婴戏图》在众多婴戏图中分外耀目,关键在于孩子身上流露出的如“鸡雏”“脉博”般充沛跃动活泼的生命之力。院画家易元吉妙于描绘动物,曾在屏风上一只鹞子,此前曾在那筑巢的燕子再不敢回来。足见易元吉笔下的鹞子如何充满“生意”。画中的景象,因其生意的力量,不仅让动物误以为真,也会让欣赏之人起生理反应。明朝宋濂看郭熙《阴崖密雪图》而因感寒冷而肌肤起栗。
程颢说“仁如谷种”,其弟子谢良佐把“仁”与果仁联系到一起。种子蕴含生机,这生机便是“仁”。宋画中不管草长茑飞、瀑飞江流、巨嶂高树、田园幽静、仙境飘飘、风竹潇潇,不论春时、雨天、晴空、阴晦,亦不论行旅、市井、高士、村夫、孩童,他们都在《溪山行旅图》《万壑松风图》《千里江山图》《秋庭婴戏图》《早春图》《清明上河图》等画中“动”起来,深蕴中国传统的“生”之生命观,亦即程颢“仁”的“生意”。
吕思勉先生总结程颢“仁”,一言以概之“人道之本,惟仁而已”,[11]“仁”就是“人道之本”。具体而言便是知觉、一体与生机。此“仁”的三层意思,深浸于宋代画家,且在画作中呈现出来。
画家“以明觉为自然”[2]不从“自家躯壳上起意”。[2]己之喜怒,“不系于心而系于物”[2],把自身与自然相融,“都在万物中一例看”,[2]对万物有知觉,并与万物一体,“如此大小大快活”。[2]在自身生命中体悟活泼泼的“仁体”,并借助笔墨传之达之。李公麟与马为一、文同与竹为友、米芾以兄称石、范宽终日居山林,易元吉与动物同游等等,他们对万物深有知觉,并悟其与万物一体共生,故画中动物、山水、花鸟皆一派生机。
程颢认为其实人人具“仁”,因“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知性便知天”,[2]人之心其实圆满具足,故这个“仁”“当处便认取,更不可外求”。[2],完全不必向外求索,只内观便可得。但实际上却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把这“仁”认知并体现出来,在程颢看来,原因在于“蔽于人欲”。[2],须有“诚”与“敬”的工夫体认万物而去除蔽于“仁体”上“背乎天理”的欲望。[11]。正如程颢所言“体物而不可遗者,诚敬而已矣”,[2]又说“须反身而诚”[2],还说“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只是敬也”。[2]如若不敬,人心易起私意,私意一起便不诚,故要“敬”“诚”。有这些修养的工夫,可达“仁”。画家亦须有这“诚”“敬”的修养,方可使自己与作品具“仁”。有“仁”,便“满腔子是恻隐之心”[2]“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2]由此能感知“鸢飞戾天,鱼跃于渊”,[2]而知“仁者,全体”[2],这便是“会得时”,故而可以“活泼泼地”,满幅生机。画者与观者在充溢“仁”之画中,可以如程颢般“我心处处自优游”。
参考文献
[1]陈来.仁学视野中的“万物一体”论(上)[J].河北学刊,2016(3).
[2]程颢,程颐.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4.
[3]郭熙,林泉高致、周远斌点校纂注[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
[4][宋]刘道醇.圣朝名画评.于安澜编.画品丛书[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
[5]董逌.广川画跋.于安澜编.画品丛书[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
[6]宣和画谱[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7]赵希鹄.洞天清录.钟翀整理[M].郑州:大象出版社,2013.
[8]叶梦得.石林燕语.徐时仪整理[M].郑州:大象出版社,2013.
[9]苏辙.栾城集.曾枣庄、马德富点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0]勒内·格鲁塞.东方的文明[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11]吕思勉.理学纲要[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
[12]苏轼.东坡题跋校注.屠友祥校注[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11.
[13]米芾.画史.于安澜编.画品丛书[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
[14]黄宗羲.宋元学案[M].北京:中华书局,1989.
[15]牟宗三.四因说演讲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16]蒋维乔、杨大膺.宋明理学纲要[M].长沙:岳麓书社,2010.
[17]汤垕.画鉴.俞剑华.中国历代画论大观第三编[M].南京: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曾莉(1974—)女,四川简阳人,硕士,广西艺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美术史、美术史学理论。
基金项目:本文为广西艺术学院科研一般项目“程颢的‘仁’在宋画中的体现”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YB202208。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信:13032989651

编辑部投稿Q Q:693891972   107161735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