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潘智英 培养初中生化学创新能力的路径探析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23-12-14 09:21:24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

潘智英
贵州省丹寨民族高级中学,贵州 丹寨 557500

摘要:化学教育在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时,要结合化学学科特点,把德育、美育、个性教育等寓于化学知识传授和化学创新能力培养之中。化学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路径有:营造和谐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探究意识;巧设创新问题情景,培养学生创新动机;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通过感官开阔创新视野;重视化学练习的创新设计,培养学生主动出题的习惯;唤醒学生的质疑意识,在质疑中培养创新勇气;设计、探索实验,培养创新思维化学实验;积极开展课外化学兴趣活动,培养学生创新实际操作能力。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兴趣;质疑;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21


探究式教学是中学化学课程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基础教育化学课程改革中,重视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是一个突出的变化。[1]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因此,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思考,探究问题解决的途径,在知识形成的过程中感受探究过程的乐趣,培养创新意识和精神。[1]怎样在化学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呢?
1 营造和谐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探究意识
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总的教育方针,又能结合化学学科特点,实施全面的化学教育,把德育、美育、个性教育等寓于化学知识传授和化学技能与能力培养之中。而探究式教学模式属于较为新颖的教学方式,能激发学生探究化学知识奥秘的兴趣。教师需要切实地针对自身原有教学理念来提升,并改革传统的化学教学方式方法,摒弃还会影响到化学教学效率及效果的部分,优化教学理念及方式,构建更加有利于探究式教学的化学教学理念体系。
激发学生主体意识构建和谐课堂,旨在为学生创设一个愉快的化学学习氛围。教师需要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以便确保课堂教学实践可以在效率及效果方面相对符合预期。为帮助学生维持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切实地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以便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而体验式教学正是较为科学的选择,可以有效地改变教师主导下的枯燥教学氛围,进而通过良好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维持一定的学习兴趣。
因此,在化学学习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学生培养乐于提出问题,养成质疑的习惯。例如在教学基本仪器的认识的时候,关于长颈漏斗的认识,有学生提问到“为何不将其命名为长脖子漏斗”时,教师要及时赞赏学生这种好奇、肯定学生大胆的想法,也给提问的同学表示积极的鼓励。
2 巧设创新问题情景,培养学生创新动机
在化学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的情景去诱发学生对某种创新的动机,使其表现出创新的意象和愿望,这是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创造性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例如在讲到《多组分的空气》课题时,可以设置导入问题:“为何刚出生的婴儿都要大哭着降临地球呢?”启发学生各种各样大胆的讨论,将课堂引入快乐的氛围中。
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化学科学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才可能激发创新潜能,才有可能产生创新欲望。[6]
教师可以集色、态、味、光、声于一体的化学实验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刺激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镁条燃烧、氢气爆炸实验、酸碱中和反应指示剂颜色改变等。教师尽可能多的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实验,引导他们认真观察奇妙现象;唤起学生参与欲望,使学生保持在课堂角色,主动发掘教材,形成知识的认知。[2]如在引入“质量守恒定律”新概念时,先从熟悉二氧化碳制取入手:由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实验拓展到灭火器灭火原理的实验设计方案,探究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进而补充硫酸铜溶液和铁钉的反应,明显的颜色改变辅助学生意识到了确实发生了化学变化,又通过实验验证反应前后天平保持平衡,进一步让学生从实验事实中体会到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变化情况,从而小组讨论总结出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学生自己总结知识点,一定程度上树立了其内在的学习自信心,加大了对学习的兴趣。
3 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通过感官开阔创新视野
化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的。人们的衣食住行和用的物品都包含了相应的化学知识和化学产品,随着化学的发展和普及,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升,物质世界逐渐丰富。教师在化学教学中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化学的实用价值。
探究是从实际现象中开始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是思维的起点和动力。理论联系实际,讲解化学在尖端科技、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日常生活中的巨大作用;讲述可燃冰的发现,氧气的发现、元素周期表的发现等化学史激发学生发奋学习的社会性动机。如通过观察自然中铁不同条件下是否生锈而探究其原因;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铁生锈的条件。
实施探究式教学,可以是学生自主探究,或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或教师主导学生参与;可以一节一个片段的探究,也可以跨越章节探究;可以是教室内的,也可以是实验室的、课外活动的。[6]如在讲述《构成物质的微粒》一节内容前,指导学生课外准备了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豆子。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困惑准备好材料;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各类型的豆子表示了各种不同的原子,引导学生将豆子排列为H2O分子、CO2分子、CH4分子等,在讲到化学反应实质时基础较好的学生很快的将电解水反应的模拟图以豆子排列的形式展现出来;实物展示代替课本模拟图辅助学生从抽象的概念中解放出来,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给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做了些启发性的铺垫。
此外,初中生的生活体验不足,教师在设计实践探究式教学时,选取更加有利于探究式教学的现实性教学资源,这样才可以构建出更加便于理解的探究式教学情境。举例而言,在衣物清洗的场景下,教师可以针对衣物的脏污和洗衣水的变化进行引导,通过设置问题的形式帮助学生进行有关化学知识的学习。
4 重视化学练习的创新设计,培养学生主动出题的习惯
开展素质教育,教师要精选习题,创新设计,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在教学时应多多加强一题多变的练习,多多拓展学生的开放性和创造性思维,让其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发挥,特殊问题要特殊对待。[4]为了了解学生的吸收情况,教师往往会在讲完知识点后,给学生出一道或几道练习题,通过完成情况反馈学生的化学学习效果。出什么样的练习,既能比较全面的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又不能过多的占用课堂时间。
中央“双减”政策提出后,老师给学生布置什么样的作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材施教,分层作业是必须的,如何分层,分几层,每层掌握到什么程度呢? 教师适时的给予学生一些出题的思路或者课堂时间。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难度,如果能力允许的话,教师也可以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水平自主设计一些不同层次练习题。这样操作,教师的辛勤付出,在学生的身上会得到很好的回报的。
5 唤醒学生的质疑意识,在质疑中培养创新勇气
学贵有疑。纵观化学历史发展的过程,大部分的化学成果并非一朝一夕得出的,而是无数个科学家无数次地质疑,总结科学的经验,再通过自己的努力实验,最终才能获得创新性成就的。
例如在《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拓展侯氏制碱法的内容。在讲述的过程中,教师出示背景资料:当时正值抗日战争爆发时期,盐的价格越来越昂贵,传统的制碱法成本较高,效率低下,导致大批的制碱工厂无法维持生产,面对外界的压迫以及恶劣的战争环境,侯德榜历经无数次实验,终于研究出具有自己独特的新的制碱法工艺。侯氏制碱法应运而生,满足了当时生产重碱的需求,打破了外国在制碱技术上的封锁垄断。这个事例告诉学生,化学是在不断质疑,不断实验中创新的。
教师摆脱墨守成规,鼓励学生大胆的创新思维;例如在进行有关碱的化学性质教学时,先引导学生回忆实验室中如何检测CO2的方程式后,进而引入工厂中常用同样是碱的NaOH来吸收CO2时,根据Ca(OH)2+CO2=CaCO3↓+H2O的方程式启发学生正确写2NaOH+CO2=Na2CO3+2H2O的方程式;为了进一步深入教学,又适当让学生拓展写出关于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硫的方程式(2NaOH+SO2=Na2SO3+2H2O);由于知识储备不够,很多学生会将产物误认为是Na2SO4;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恍然大悟:SO2溶于水后形成的是H2SO3,在与碱反应中实际上得的产物是Na2SO3,这个知识点既有可迁移性的地方,又有它特殊性的地方。上面提到的NaOH和SO2反应,得到Na2SO3后,就有学生提出质疑:怎么知道是Na2SO3而不是Na2SO4呢?有些学生颇不以为然。教师适时很自然的加深课堂内容,适当拓展酸性氧化物的知识,并对提问题的学生给予了很大的肯定。[7]在此后的教学中,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经常呈现于教学中,这是学生创新思维最好的呈现形式。
6 设计、探索实验,培养创新思维化学实验
化学教学中应当注重实验教学,引导学生规范地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
传统实验教学往往只起验证教师讲述的知识内容,而学生很少思考为什么,久而久之易形成思维定势。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必须有计划、有目的的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启发学生对知识钻研、探究、整合、提高思维和聚合思维,提高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6]。如在初学化学探究蜡烛燃烧产物时,教材中提到用干燥玻璃片和烧杯及澄清水石灰水检验产物,事实实验过程中现象不明显而且烧杯很容易受热不均导致炸裂;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先实际按照教材步骤引导学生实验,大多学生现象都不明显,从而以此为契机,逐步引导学生改用干燥的集气瓶代替玻璃片和烧杯:点燃蜡烛后直接将干燥的集气瓶罩住蜡烛,直至蜡烛熄灭,观察到集气瓶内壁有水珠生成,取出集气瓶立即将石灰水倒入、震荡,很快石灰水呈现浑浊之象;现象较明显,而且也给学生创新实验设计提供了些新的探究欲望和思路。
7 积极开展课外化学兴趣活动,培养学生创新实际操作能力
展现创新能力、创新活动的基础是科技活动,化学教师必须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开展课外化学兴趣活动。通过教师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利用现有条件,想方设法开展课外科技活动。[5]例如可以开展以化学与生活为主题的化学趣味探究小实验展示,以化学教师为辅导者,以九年级学生为主体在校内开展“化学游园会”,游园会主体内容则是有关化学仪器、物质名称等为主的谜语会;以初中阶段(贯穿少量高中)趣味实验为主的“魔术小乐园”,以拼凑化学物质名称为主的拼图游戏等。化学游园会旨在提高九年级学生学习化学、运用知识、实际实验操作能力等;为七八年级学生开阔神奇化学世界的视野,为培养其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奠定基础,作好化学教学的启蒙教育。
总之,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培养创新能力,必须从各方面入手,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17]利用现有条件,想方设法地去进行各式各样的、丰富多彩的各项活动,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袁孝风.化学课堂教学技能训练[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美]国家研究理事会,戢守志等译.国家科学课程标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
[4]彭蜀晋、林长春.科学课程与教学论[M].高等院校出版社,2005.
[5]秦晓静.开放实验教学培养创新人才[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7):22.
[6]赵炳霞.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开展探究式教学[J].宁夏教育,2009.
[7]罗想霞.探究式教学在化学中的应用[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信:13032989651

编辑部投稿Q Q:693891972   107161735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金辉 数字经济时代下 
魏 霞 浅议新时代我国 
王敬晖 方健康 徐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