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时代论坛
 
 
 
 
 
 
 
 
 
 
毛红群 论黔西北革命文化和红色资源在新时代的新价值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23-12-13 09:31:33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

毛红群

中共毕节市委党校,贵州 毕节 551700

 

摘要:国广袤的大地上,不同时期、不同地方的革命文化,都是新时代地方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革命文化资源,其中,黔西北革命文化就是一个典型代表。1936年2月,红二、六军团转战至黔西北地区,并在黔西北地区创建了革命根据地,自此开启了黔西北地区革命老区的光辉历史,同时形成了丰富而独特的革命文化和红色资源,为新时代上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为当地党员干部开展学习教育留下了丰富的革命文化资源。文章通过梳理黔西北革命文化资源产生的过程,重点论述了黔西北革命文化在新时代开展党员干部学习教育中的价值,进而找到在党史学习中有效运用本地革命文化资源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黔西北;革命文化;红色资源;学习教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D21

 


广袤的黔西北地区,是红色革命文化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中国共产党曾在这里留下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留下一批批英雄人物的足迹,在全党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时期,这些红色革命文化资源作为生动的教科书,为们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1 黔西北革命文化和红色资源概述

1.1 黔西北革命文化的历史形成

黔西北革命文化红色资源,始于黔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1936年2月2日,红二、六军团渡过鸭池河,于2月3日进入黔西。2月7日,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在大定(今大方县)福音堂宣告成立,标志着黔西北革命根据地的正式形成。此后,红二、六军团相继在毕节、大定、黔西等七县建立了毕节、大定2个县级、8个区级、95个乡级苏维埃政权。黔西北革命根据地面积2.6万平方公里,人口多达250余万[1]1936年3月31日,迫于形势,红二、六军团主力正式撤出黔西北地区,标志着黔西北革命根据地的结束。从1936年2月2日到3月31日,时间虽然只有短短的两个月,但却沉淀和留下了丰富的革命文化资源。

1.2 红色资源的基本要素

黔西北革命文化红色资源的组成,主要包括红色故事、红色人物、红色精神、红色文化四个部分,研究黔西北革命文化资源,首先要了解这些基本元素,从中汲取党史学习教育的优秀元素。

红色故事,这笔宝贵的红色资源中,红色故事是最重要的一笔。在黔西北革命文化资源中,红色故事非常丰富,也感人至深。如借门板搭浮桥的故事,1936年2月2日,红军奇袭鸭池河,但渡口仅有船只10余艘,渡力有限,临时伐木搭建浮桥耗时又较长,势必会贻误战机。在此关头,当地百姓自发将门板等物资借给红军,用于搭建浮桥,使得18000余红军仅用3天时间就渡过了鸭池河,为红二、六军团进军黔西北做出了关键贡献,诸如此类故事还是有很多记载的,[5]红二、六军团在黔西北期间,军拥民、民拥军、铁血英雄、英勇战斗、抛头颅、洒热血,留下了许多感人致深的故事,成为后人铭记先烈的红色印迹。

红色人物,黔西北革命文化资源中较为丰富的内容,是革命英雄人物。这些英雄群体在这段历史长河中做出了卓越贡献,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些红色人物中,周素园是其中一个典型。1936年2月,红二、六军团进入毕节,周素园积极宣传红军政策,红二、六军团在短短10多天里建立了乡农会30多个、组建游击队44支,动员了5000多名青年报名参加红军[2][4]。此外,还有亲天真、刘仁、吴正卿、李旭华、林青、林正良、黎又霖烈士等等,一大批与黔西北地区紧紧关联的革命英雄,成为黔西北革命文化资源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红色精神,是黔西北革命文化资源的重要元素。从红色精神的内容来看,黔西北革命文化主要指红二、六军团在黔西北大地留下的包含但不限于英勇、刚毅、团结、革命等一系列令人钦佩的精神。红军在黔西北革命期间顽强战斗、英勇善战、不惧牺牲,哪怕抛头颅洒热血也再所不惜;面对曲折顽强生存、在暴风骤雨下坚贞不屈,仍然坚定不移革命必胜的理想信念。这些红色精神是黔西北革命留下的宝贵财富,也是党史学习教育的丰富元素。

红色文化,黔西北革命根据地的红色文化内涵也较为丰富。其中,最主要的内容包括了歌谣文化和旧址文化两个部分。

红军在黔西北时期编制了大量的红色歌谣,体现了红军精神、宣传了党的政策、反映了群众呼声,在黔西北地区广为流传。这些歌谣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红军歌》《当兵就要当红军》《一把扇子》等等,通过红色歌谣这一方式有效地传播了党的政策和革命主张。

以贵州省黔西市为例,就有黔西市大关镇丘林村的红军强渡鸭池河天险纪念碑、黔西市大关镇大关盐号、黔西市定新乡渭河大鲵保护区的英雄桥等等,这些都是比较重要的地标性的红色革命遗迹。除此之外,还有枷柦湾、林青烈士纪念馆、抗日救国司令部、红二、六军团政治部旧址、中华苏维埃川滇黔革命委员会旧址、云贵红军桥、钱壮飞烈士墓、八堡红军坟等等[5]红色地标。

2 在传承革命文化中的新时代价值和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黔西北革命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民主主义革命中的一个生动实例,虽然形成时间短,但内涵丰富、底蕴深厚,其红色历史、红色精神,与中国共产党长征精神是浑然一体、密不可分的。

2.1 在传承革命文化中的理论价值

一方面,这些红色资源丰富了地方党史文献资料。目前,黔西北革命根据地的许多文献、文史、文物等等,在国内许多党史博物馆中都有迹可寻,特别是在黔西北地区的55处不可移动文物中,就陈列了许多关于黔西北革命的文献、文史、文物,如黔西市大关盐号,就陈列了许多红色文物,这些文物都成为重要的文献资源。有的甚至经过重新整理或加工后,以新的表现形式成为红色教育的文献,例如,经过追溯和老人们的回忆重新整理出来的红色故事。在黔西市花溪乡就有一名国际战斗英雄易才学,他的故事被编写成地方文献,不仅供领导干部学习,还在校园广泛传承。丰富的黔西北革命文化,丰富了地方党史文献资源,有力地记载了红二、六军团在黔西北革命期间的革命活动,将那段历史永久记录在党的历史长河中,供查阅、追索、缅怀和纪念。

另一方面,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供理论依据。2019年7月24日,贵州被赋予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贵州确立的“一核、一线、两翼、多点”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总体布局,将黔大毕确立为红二、六军团长征遗迹的“两翼”之一,这也是黔西北革命文化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的重要性的最好说明。黔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在红军长征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为红军长征最关键的时期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区建设,提供了非常坚实的理论依据的。

2.2 在传承革命文化中的新时代意义

首先,有利于提升当代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品质。黔西北革命文化资源,作为地方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教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能有效丰富学习教育形式和内涵,提升党员及干部的思想认识、政治认识,有助于党员和党的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二是能够增强学习教育实效性和实践性,促进党员干部缅怀革命先烈、继续革命事业,唤醒党员干部对初心使命的认识,从而更好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其次,有利于推动红色旅游,重塑革命老区价值。充分发掘和打造红色旅游,将红色资源的政治教育优势与当地经济发展相结合,既有助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保护文化遗产,还有助于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将历史文化和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培育特色产业,以红色旅游带动地区经济,实现黔西北革命老区价值的重塑。

3 黔西北革命文化资源在传承革命文化中的功能

黔西北革命文化资源,作为地方党史的一部份,是党校在党员干部的教育中是比较“接地气”的地方性教材,对强化和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有较为重要的功能。

3.1 对新时代传承革命文化具有丰富和充实的功能

黔西北革命文化资源作为党史资源的一个鲜活部分,是对中共党史的丰富和充实。黔西北革命文化资源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和革命背景下形成的,其基本内涵、历史史实和红色元素,都与中国共产党成长史、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红军长征史分不开,都是党史上一抹鲜明的印迹。其中的“红色精神”,丰富和充实党员学习教育中的精神传承,“红色故事”丰富和充实教育培训中的鲜活案例,“红色人物经典”丰富和充实党史学员干部教育中的先进典型引领。

3.2 对新时代传承革命文化具有提升和促进的功能

黔西北革命文化资源是新民主主义时期(长征)的革命文化资源的一部分,其鲜明性、生动性和地方性等特性,在提升和促进学习教育上具有催化功能。结合学习教育的要求来看,黔西北革命文化资源中的“红色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提升和修正党员干部的思想认知,帮助党员干部更加深刻地领会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红色故事”作为一种鲜活的记录,能够促使党员干部通过这些“记录”,在学习教育中了解革命先烈的拼搏担当、甘于奉献、奋勇前行的精气神,有利于党员干部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性。

3.3 对新时代传承革命文化具有保护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强红色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黔西北革命文化资源作为地方红色资源,在地方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中,以黔西北革命文化资源为素材,就是对红色资源的传承和保护,思想上不忘党史、行动上传承和保护革命文化资源,形成“革命精神代代传”的常态;在学习教育活动中,按照“深挖掘、细保护”原则,依托黔西北革命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开发地方教材,用鲜活的地方党史,教育党员干部,这同样也是对黔西北革命文化资源的传承和保护。近年来修复和复原的黔西北革命文化遗址、遗迹、旧址,收录的红色歌谣,建立的革命纪念馆,开发的地方红色教材等等,既成了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也是党史学习教育对黔西北革命文化资源的传承和保护的生动体现。

4 新时代,运用好黔西北革命文化红色资源的建议

把黔西北革命文化资源在学习教育中用好用活,既是对黔西北革命文化资源的继承和发扬,也是体现其价值和功能的重要途径。通过党史观、红色观、政治观和文化观上去把握,让黔西北革命文化资源尽放光芒。

4.1 从党史观上把黔西北革命文化资源定位好

从党史观上看黔西北革命文化资源,就是要看到其在党的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和价值,要看到其在党的发展史上所承载的历史使命和重要意义。首先从构成体系上着手,黔西北革命文化资源各要素,与中国共产党党史、新民主主义史、长征史等大历史观结合起来,从历史史实、历史意义、现实价值等方面去分析和认识黔西北革命文化资源,构成学习教育部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从黔西北革命老区发展史上去看待革命文化资源,把这些资源充分融入到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中,让地方党员干部从地方“教材”中去充分认识党史和革命史,从党史中寻找真谛、寻找真理,从党史观上激发党员干部增强历史主动,坚定历史自信。

4.2 从红色观上把黔西北革命文化资源传承好

从红色观上看,黔西北革命文化资源为当地党员干部学习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源泉,如何使用这些资源,是深化学习教育的方法论问题。总体来讲,将红色精神、红色人物、红色故事、红色地标、红色歌谣等资源,有机地运用到教育培训中,有助提升学习教育高质量发展。

从方法上看,运用红色资源的途径较多,比如现场教学、地方红色读本、特色专题讲座等。此外还可以将黔西北革命文化资源开发成红色文艺节目,以诗词歌赋、文艺书法、曲艺小品等形式,如大型红色舞剧“林青的远方”就是一个成功的典型。

4.3 从政治观上运用好黔西北革命文化资源

黔西北革命文化的传承教育,最终是要提升和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观。政治观是内含较广的概念,包含了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以及政绩观、群众观、服务观、发展观等等。广大党员干部要透过黔西北革命文化历史背景,既能传承党的精神遗产,从中借鉴、吸收党的领导和建设的宝贵历史经验,从革命先烈的身上找到舍身忘、先苦后甜的精神力量;又能着眼当下、放眼未来,凝心聚力,在开启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继续发扬好当的优良作风。

4.4 从初心观的使命上牢记嘱托,感恩奋进

学习革命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唤醒、激活和强化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观。党的二十大报告里的三个务必,第一个就是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通过学习教育,尤其是将地方党史融入学习教育大熔炉,牢记使命,主动担当的精神品质成为党员干部的底色。党员干部要怀着初心使命大道前行的本色,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为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现代化强国做出贡献。

4.5 从文化观的传承和发扬上去打造本土特色革命文化

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传承方式,在延续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使个人奋斗目标得以确立,更让人承载着文化的力量奋发有为。黔西北革命文化作为党的历史文化中的一个部分,融入了党的厚重的革命文化色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既是一部奋斗史也是一部革命史,以伟大自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黔西北革命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既赓续了地方红色文化血脉,又能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

参考文献

[1]阳勇、楚艳辉.论“黔西北革命根据地”之说是否成立[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7.19(04):5-10.

[2]梅兴无.参加长征的“秀才红军”周素园[J].党史博采(上),2021(10):35-39.

[3]顾玉兰.试析红色歌谣的政治价值——以黔西北红色歌谣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08):23-24.

[4]胡海琴.周素园与红军长征[J].贵州文史刊,2021(03):2,131.

[5]马吉,赵德虎.毕节红色基因[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22:270.

基金项目:本文为研究阐释2022年度全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研究课题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革命重要论述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2SWDXXJKTYB12。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信:13032989651

编辑部投稿Q Q:693891972   1071617352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曾莉 试述中国文化史课程对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路 
金磊 泰山文化体现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 
杨红娟 试述红色教育基地建设的照金实践 
王国虎 历史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的演进 
叶群慧 现代化视阈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 
联系方式


曾莉 试述中国文化史课程对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路 
金磊 泰山文化体现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 
杨红娟 试述红色教育基地建设的照金实践 
王国虎 历史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的演进 
叶群慧 现代化视阈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