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慕宗良 高校学生资助育人能力提升路径探索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19-10-28 10:16:47 作者:新丝路杂志社 来源: 文字大小:[][][]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广西学生资助研究专项课题《精准扶贫背景下广西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效果追踪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17ZZ005

高校学生资助育人能力提升路径探索

--以桂林理工大学为例

慕宗良桂林理工大学学工部(处)  广西桂林  541000

 要:学生资助工作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教育公平、助力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工程。本文通过剖析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性,发现高校在资助育人工作中面临的困境,以桂林理工大学为例,探讨了高校在资助育人能力提升方面的三大路径:打造资助育人团队、构建资助育人载体、创建资助育人品牌,通过不断强化高校资助育人功能,实现从“授人以鱼”向“鱼渔兼授”的转变,使学生资助育人工作效果明显提升。

关键词:学生资助;资助育人;思想教育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一项暖心工程,是促进教育公平,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措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更是一项育人工作,如何充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资助育人的功能,探索出资助育人工作能力提升的路径,提升资助育人队伍能力、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目前各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要性

1.资助育人是党和国家的明确指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要求,探讨学生资助工作与育人的新思路、新途径、新举措。”这既是党和国家对高等学校学生资助工作提出的殷切希望和明确要求,也是各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任务和工作目标。

此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提出了资助育人在内的十大育人质量提升体系,对高校学生资助育人提出了更加明确、更加具体的要求,也为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指明了道路。

2.资助育人是高校的重要工作内容

资助工作作为高校的一项民生工程,其具有“扶贫”—经济资助和“扶志”—培育人才两大属性,都是高校工作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经济资助工作直接关乎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状态和生活水平,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业,从而促进教育公平、社会公平,做好资助工作是开展学校其他教学任务的前提和基础,但是通过资助工作培育人才是资助工作最核心的目标,所以高校要不断强化资助育人的激励、导向、教育等功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精神上的引导,培养学生的责任和感恩意识,培育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抗挫折的能力,全面提升资助育人的实效。

二、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面临的困境

1.缺乏指导,资助育人队伍能力较弱

学生工队伍中的辅导员,是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骨干力量。但是他们在学校的工作中,还需要处理各类繁杂的学生事务,能用到资助育人上的精力非常有限。资助育人队伍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对于国家资助政策、资助育人的具体方式不够了解,专业性不足[1],而且力量太单薄,没能与其他学校部门与学生的力量联合起来,未形成资助育人的合力。

2.形式单一,资助育人功能不明显

资助育人工作侧重传统的育人模式,不注重创新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当前各大高校资助育人的工作主要是开展相关主题的征文比赛、主题演讲比赛、资助知识竞赛等传统资助学生活动,基本每年“换汤不换药”,此类活动对于广大学生,吸引力明显不足,学生参与程度可想而知,传统单一形式的资助育人活动,未能对受助学生开展精准的教育和培养,资助育人的功能未能充分体现。

3.忽视引导,学生感恩诚信意识缺失

高校资助工作有政策强、时间紧、任务重等特点。所以在资助工作中,往往重视评定的公平性和程序的规范性,但往往忽视了教育和引导学生,这就导致了部分学生产生了受助容易,“一切向钱看”的错误观念,直接或间接的导致对部分受助学生感恩意识缺失,认为资助是应该的,钱是应得的,严重缺乏感恩意识,同时,个别学生诚信意识缺乏在享受了资助政策后,出现了诚信意识淡薄,违约违纪的情况。

三、桂林理工大学资助育人能力提升路径

1.打造资助育人团队,建立两支育人工作队伍

学校资助管理中心投入专项资金,开展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由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人及各二级学院资助工作专项辅导员组成教师队伍,由学生骨干校、院两级学生骨干组织学生队伍。

(1)资助教师队伍通过定期组织资助政策学习、加强技能培训、课题申报等方式加强资助辅导员队伍建设。由学校资助管理中心牵头,以每年资助政策宣传月为契机,每学年组织二级学院资助专项辅导员开展2-3次的政策学习、业务知识、资助系统培训,在不断提升资助工作人员业务能力的同时增加彼此间的沟通交流,确保更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邀请校内外资助专家,组织开展专题交流培训,提升资助人员专业水平,包括新媒体、信息化系统运用能力及创新能力;依托资助育人科研团队,积极申报资助相关课题,提升资助辅导员的科研能力[2]

(2)资助学生队伍通过资助专题培训、素质能力提升、开展社会实践等方式加强资助学生队伍建设。由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牵头,每学期各二级学院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主要对资助助理进行资助政策、资助系统等专题培训,以此减轻资助专项辅导员的工作压力,提升资助工作效率;积极聘请“国家资助政策宣传大使”,持续开展“政策送下乡、政策回母校”活动,加大资助政策宣传力度,不断丰富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2.构建资助育人载体,搭建四个育人平台

(1)志愿服务平台依托第二课堂,学校建立了完善公益学分制及公益认证系统,全面促进了公益时数认定系统与第二课堂平台的融合,所有受助学生可自行通过参与平台发布的志愿服务活动,获得相应的公益学分,从而引导广大受助学生积极投身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形成“人人做公益、人人是志愿者”的良好氛围,帮助学生通过个人实际行动报答祖国、社会及学校,并在服务过程中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完善自我。

(2)《成长成才教育》课程育人平台学习专门设立《成长成才教育》课程,每周定期上课,由一线专职辅导员为广大学生讲授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感恩诚信教育、励志自强教育等教育内容,依托《成长成才教育》课程平台,把资助和育人有机融合起来,开展全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助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感恩诚信教育、励志自强教育,培养学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

(3)“暖心驿站”联合帮扶平台根据大数据分析及每学期心理普查结果筛查出现心理问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心理咨询中心牵头,联合各二级学院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对此类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心理帮扶,特别是因家庭经济原因造成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重点关注、重点帮扶、持续跟踪。

3.创建资助育人品牌,实施三项资助育人计划

(1)领头雁计划通过继续实施“领头雁”计划,搭建勤工助学服务公司、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勤工助学创业专区平台)两个能力提升实践基地,以“扶贫、扶志、扶能”为工作目标,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到勤工助学服务公司平台进行勤工助学岗位实践,到勤工助学创业专区平台进行创业实践和企业孵化,助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

(2)雁阳计划充分发挥朋辈教育的功能,通过实施“雁阳”计划,成立学生资助政策宣讲团、“自强之星”领航团、“同心共梦”互助团及志愿奉献服务团,综合运用宣传引导、鼓励激励、朋辈榜样带动等手段,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政策宣传、朋辈帮扶及志愿服务,以朋辈教育为引领,以学生自助互助为抓手,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3)助飞计划通过实施“助飞”计划,利用“助飞联盟”退休教职工结对帮扶的师辈教育和“助梦班”学生互帮互助的朋辈教育,让退休教职工、优秀学生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学业、能力、心理等方面提供辅导和帮助,并在帮扶过程中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黄锟.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路径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7.19(03):25-29

[2]孙婧甘奇.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现状、问题及提升策略——以海南大学为例[J].文教资料2017(09):133-134

作者简介:

慕宗良(1991--)男山西运城人工学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国内刊号:CN61-1499/C

国际刊号:ISSN2095-9923

邮发代号:52-217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511860427    693891972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张素云 泰顺卢梨依托现场教学基地推动乡村振兴的经 
周荣、王云静、甘贻乐、杨金梅、阮琦雅 昆明市巩固 
田连伟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治理能力提升的现实逻辑 
韩世华 乡村振兴视阈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研究 
张福平 乡村综合治理的“镇远模式”探索 
联系方式


张素云 泰顺卢梨依托现场教学基地推动乡村振兴的经 
周荣、王云静、甘贻乐、杨金梅、阮琦雅 昆明市巩固 
田连伟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治理能力提升的现实逻辑 
韩世华 乡村振兴视阈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研究 
张福平 乡村综合治理的“镇远模式”探索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