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昇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陕西西安 710100)
摘 要: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和政治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逐渐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大大增加,文化因素的持续增长无疑是满足这一需求的有效途径。城市旅游文化是文化因素凸显与释放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通过对西安永兴坊的研究,认为新时代城市旅游文化的发展应该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凸显地方文化特色;宣传城市旅游资源,塑造城市魅力形象;加强旅游文化创意,打造城市文旅品牌;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发展城市旅游产业。
关键词:新时代;城市旅游文化;西安永兴坊
基金项目: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新时代城市旅游文化的创新——以西安永兴坊为例”,编号:201914390004。
作者简介:李俊昇,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学生。
随着对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追求,人们在旅行过程中不仅对物质文化的需要有了进一步的要求,也希望得到精神上的享受,更加注重精神文化生活,因此发展城市旅游文化可以满足旅游者的旅游需求。美国著名学者刘易斯·芒福德说:“城市是专门用来储存并流传人类文明成果的。”[1]我们认为现代特色城市不仅被看作是其经济、政治的场所,而且还是作为储存文化的场所,而具有特色城市旅游文化的现代城市,它的成熟和发展不仅有利于为城市打造一个品牌效应,而且有利于促进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本文以西安永兴坊为分析案例,来探索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我国城市旅游文化的发展道路。
一、我国城市旅游文化概述
沈祖祥在其《旅游文化学》一书提出,旅游文化本身是一种人类生活方式,是一种文明形式所形成的生活方式系统,它是一种文明的形式所发展而来,通过对旅游者及其客体进行能动性的活动,碰撞而产生的各种人类生活方式文化现象与人类的生活方式之间文化联系的总和。[2]汪鸿在《城市旅游文化发展研究》中写到:“城市旅游文化既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文化关系,既具有融合性,也具有冲突性,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文化现象。城市旅游文化是一座城市的凝聚力和自信心的来源。”[3]即城市作为一个储存文化的地方,它有利于旅游文化的发展,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
就总体而言,我国的城市旅游文化的发展尚处于发展初期,仍存在一些缺陷和弊端,例如在旅游文化开发上思想观念比较传统,创新意识薄弱,而且有些是只看见了理论和实践就没有了行动。缺乏对文化资源的整体整合和精细化深度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大多处于低水平或平面开发,对于旅游文化自身的发展比较忽视,而城市旅游文化本身就是维系一个城市生存和发展最稳健的动力。[4]因此,要加大对城市旅游文化建设的投入,深化旅游文化内涵,从而实现我国城市旅游文化的创新发展。
二、西安永兴坊旅游文化的创新发展路径
1.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凸显地方文化特色
西安永兴坊有着十分丰富的坊间文化,是当前唯一复原的唐代坊式建筑,但在其发展过程中过分地强调商业价值,忽视了其本身所蕴藏的文化底蕴,使游客的体验感大大降低。为了能够使研究更有针对性,笔者进行了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在调查实际回收的235问卷中,对唐代坊文化的了解程度中,很了解的只占16.6%,认为地方性特色文化在永兴坊中体现出来的只占34.47%,并且只有18.3%的人认为西安永兴坊爆红的原因是依靠景点自身的特色,可见,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人们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淡化了西安永兴坊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导致人们对于唐代坊文化缺乏一定的了解,相关部门对于唐代坊文化的建设还存在很大的不足,在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凸显出其文化特色,导致现在西安永兴坊的游客量大大减少。
因此,在发展旅游文化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地方文化特色,唤醒城市旅游文化个性,要立足于本土文化,反映城市最精华、最鲜明的特色,才是唤醒城市旅游文化特征的关键。只有发展凸显地方特色的旅游文化,才能吸引各地游客的到来。同时,还要面向世界,要把旅游文化纳入世界旅游文化系统的大环境中,将其与其它先进优秀的旅游文化做比较,以了解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吸收一切有益于自身发展的东西。历史证明,拒绝接受外来优秀文化,盲目自闭,是不可能取得任何进步与发展的,我们必须实行开放政策,对不同地域的旅游文化要敢于“拿来”,在自身发展的道路上借鉴其它地区旅游的一些经验,真正做到为我所用。未来的城市旅游文化既不可能是本土传统文化的“再版”,也不可能是外来文化的“翻版”,而是两者融合发展的“新版”。
2.宣传城市旅游资源,塑造城市魅力形象
永兴坊于2007年在魏征故居原址上开工建设,终于在2014年12月30日开始对外开放。从2014年到2018年,永兴坊从未停止过对景区的宣传,为了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永兴坊尝试了很多方法。直到2018年景区内的一家店铺推出了“摔碗酒”网红项目,在抖音短视频的助力下,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就连西安也瞬间成为了网红城市,众多游客不远千里,纷纷奔往西安,只为体验一把摔碗的豪情。但好景不长,“网红式”营销,热度来得快去得快,很容易就会昙花一现,仅仅几个月的时间,永兴坊就渐渐地消失在大众的视野之中,往日人潮人海的景象已一去不复返。因此,对于永兴坊的宣传,不能仅仅依靠短视频。永兴坊目前主要依靠网络主播进行广告宣传,吸引潜在游客,而景点在官方平台上的广告宣传几乎不够,无法吸引游客。在官方宣传的景点中,最成功的莫过于北京的故宫。故宫景区官方通过开设淘宝商城,在各大新媒体平台上宣传故宫礼品和文化,同时创办《上新故宫》节目,借助名人效应,既宣传了故宫文化,又宣传了与故宫相关的各类纪念品,是一个成功的案例,而这种具有故宫特色的文化宣传,不会随着网络浪潮而退去。[5]
在如今网络信息化十分发达的时代,只有通过差异化地呈现方式才能吸引游客的注意力,引发网络热点现象,同时需要在新媒体技术的帮助下,围绕当地景区特色,以短视频作为旅游景区形象的传播载体进行景区营销,而为了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不能仅仅依靠“摔碗酒”“网红桥”等这样的网红项目来吸引游客,归根结底还是得依靠自身的文化底蕴,从当地的文化特色出发,在历史底蕴基础上进行新技术发展的城市旅游文化,才是具有生命力的,才不被时代所抛弃。
3.加强旅游文化创意,打造城市文旅品牌
城市文旅品牌,是泛指一个城市文化和其他旅游资源进行深度交叉融合所形成的一个最有代表性的城市形象。[6]城市文旅的品牌既仅仅包含了一个城市的景点和文化,又包含了一个城市文旅的创意和产品。城市文旅品牌的一个鲜明特点,其就是要突出城市旅游项目的历史文化内容主题和文化归属,充分发挥城市历史文化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既能促进城市旅游在经济上获得发展,又能促使人们通过旅游活动体验感受到城市历史文化的浓厚气氛。然而,随着商业化程度的提高,以“关中民俗体验”为主题的袁家村游客数量的增加,唯利是图的企业将这种现象总结为“袁家村模式”,并迅速在三秦大地的农村进行复制和模仿。而永兴坊也不例外,在调查的235份问卷中,83.4%的人们都表示去过类似的景区,同类化现象尤为严重。目前,陕西地区已经出现了例如像白鹿原这样的景点,打着文化的旗帜,却以陕西特色小吃为主,锅盔、肉夹馍、臊子面、甚至是烤羊肉串、馄饨,游客去不同的地方,吃到的是大同小异的小吃。在资源同类化现象普遍的情况下,我们要开发永兴坊作为唐代坊文化精品项目的创新之处,打造永兴坊的创意品牌。例如,设计坊文化体验卡,重回唐坊文化小建筑模型等。通过这些创新项目,吸引游客的到来,从而推动城市旅游业的发展。
创新亦是发展的动力,创新水平的提高,推动着旅游业的发展。在2021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要深入贯彻实施文化创新转型驱动发展战略。要以服务科技模式创新和服务数字化模式变革作为催生新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加快促进推动传统文化与休闲旅游业区域经济融合发展的服务理念革命创新、业态结构革命模式创新、服务模式革命管理创新等。”为此,各级城市政府都在不断加大对文化资本的投入,力求强化在旅游经济中的文化因素,旨在打造城市文旅品牌以提升所在城市的知名度。因此,要努力建成一批具有当地特色的文旅项目,打造一批具有本土特色的文旅品牌,以满足民众对文化旅游的需求。在旅游服务“同质化”的当下,游客对陈旧的旅游模式和项目不再感兴趣,因此具有城市“独特记忆”的旅游项目更能吸引游客的目光。将城市特有的文化底蕴融入这些旅游项目之中,打造奇特的旅游项目,力求给旅游者带来不一样的旅游体验。这样既可以增加旅游景区本身的竞争力,也可以带动城市经济、文化的共同发展。
4.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发展城市旅游产业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论断为国家发展指明了战略方向。各行各业都要适应时代的浪潮。因此,西安永兴坊在进行开发时,应具备与时俱进的思想,考虑时代发展的因素,紧跟时代时代发展的潮流,使永兴坊不被时代的齿轮所碾碎。
其中新时代一个突出标志是尽量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旅游是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生存需求后的更高层次的需求,是人们普遍要求的“美好生活”之一。旅游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新时代,各地要抓住发展旅游业的机遇,加快制定合理科学的规划,使旅游发展呈现出不同的地域特色。基于我国旅游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合理的配置把我们的旅游商品做精,不断拓展旅游市场,做大自己的旅游商品和产业。新时代背景下,在旅游业发展理念和指导下,旅游业将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带动我们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撑型产业,将会带动我们国民经济不断增长。
三、结语
随着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作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坊里旅游产品载体,永兴坊正在面临着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与机遇,城市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城市旅游产品与服务体系的逐渐发展,这些重要的因素也将促使永兴坊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会面临更多机遇与挑战,在未来的城市旅游产品与行业之间如何对话与挑战我们对于市民传统文化的挖掘与保存,仍然还需要我们深入地研究和探讨。仍然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与探讨。
参考文献:
[1][美]刘易斯·福芒德著.城市发展史,宋俊岭,倪文彦译[M].北京:建军工业出版社,2005.23
[2]沈祖祥.旅游文化学[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20
[3]汪鸿.城市旅游文化发展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3(3)
[4]刘焕蕊.发展城市旅游文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8(15)
[5]张蓉珍、杜怡宁.新媒体营销的成功案例——西安永兴坊文化美食街[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
[6]刘晓春.我国城市文化的定位与特色研究——以连云港市为例[J].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1)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693891972 1071617352
|